在德黑蘭參觀的最後一站是考古博物館。
考古博物館外觀
博物館建於1930年代後期,專門收集古波斯史前和歷史上各個時期考古發掘的文物,其重要性好比羅浮宮之於巴黎。因為是最後一站了,我發誓我真的有想要好好聽一回導遊的解說,只是一拍照,不知不覺就從隊伍中的第一個變成最後一個,然後又因為落在最後,被一對同在博物館參觀的小姊弟圍著練習英文會話。兩個半大不小的孩子很友善,聊完天、照完相、留了e-mail,還想跟我討個小禮物當紀念。這原本也是我所樂意,偏偏從家裡帶出來的一些小東西,全都放在背包裡扔在車上,摸遍全身,連個銅板也找不著,這下不知該如何解釋、如何拒絕,搞得雙方都很尷尬。幾番折騰,竟和全團走散,更別說聽什麼介紹了。
幸好博物館裡陳列的文物一大部分是陶器,隨意看看,頗能自得其樂。行程表上說它們有些出土於錫亞爾克,有些出土於裏海和亞塞拜然(紅陶),年代可上溯至西元前16-11世紀,推算起來,真是非常地久遠。讀書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這類史前文物,喜歡看歷史學家如何從中找尋初民生活的軌跡,辨別人類文明的進程,當然,欣賞器物本身展露的工藝技術和造形美感是最直接的,遠古的質樸彷彿呼應內心無法回去的童稚純真,讓人倍覺熟悉與溫暖。
方格紋、菱形紋、網紋、蛇紋、蛙紋……大部分史前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特徵,說明人類最初生存條件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不同動植物紋飾的出現,又說明各民族具體生活細節的差異。下圖右的平行線真讓人嘆為觀止!
大量動物造形出現,可見當時人類生活和牠們是多麼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從器物的形制可以看出各民族不同的創造力。很多我們現在在造形上玩的花樣,古人早就已經嘗試過了!
博物館內習畫的女學生。
這幾個應該是比較後期的陶藝製作。我特別鐘愛左下圖那個扁壺。
陶器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文物來自波斯波利斯,雖然也很精彩,但我們已經到過遺址現場,相較之下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唯一的好處是原本「高高在上」的斷垣殘壁,搬進博物館以後,距離貼近了不少。
古波斯「兵馬俑」^^,總覺得他的五官比例比較美。
阿契美尼德時代的裝飾藝術
左為大流士大帝,右是來朝覲的使臣;瞧那臉上的神情多諂媚啊!
石柱頂端的公牛頭形裝飾。
所有館藏當中,我覺得最酷的是一顆人頭木乃伊。他本是一個有錢的貴族,失足摔下山谷後死亡,屍體落在一個乾燥的坑洞中意外保存下來,至今面目隱約可見,毛髮栩栩如生,當時所穿的皮靴依然完整,被放置在頭顱一旁。也許因為喜歡考古,而考古出土的文物多來自墓葬,所以這類事物對我而言既恐怖又具有神秘性,魅力無窮。其實博物館真正的鎮館之寶是漢摩拉比法典,但直到回家整理遊記,才突然想起有這件東西存在,還好並沒有漏拍照片。漢摩拉比法典出土於蘇薩古城,真品現存巴黎羅浮宮,這裡擁有的只是複製品;即使如此,由於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仍值得特別注意。
左:陶棺蓋;右:人頭木乃伊(二者並無關聯)
漢摩拉比法典(複製品)
轉了一大圈之後,終於和失散的團友們會合,老牛看到我,直虧我做的陶遠不如古波斯人有創意,應該要好好學習。坦白說,「仿古」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要有對等的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同樣的心智狀態。時間造就的不僅僅是外表看得到的斑駁滄桑,如果只有那樣,那麼一切就太虛偽廉價了。最近有些牢騷,拿這幾句話來借題發作一下。
搜尋博物館基本資料的時候,意外逛到一個現代波斯陶藝的網站,一併附上連結,以饗同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