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項科學證據顯示:快樂才會健康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 2006/12/30 16:00 記者: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祝人「健康快樂」時,可曾想過,健康才快樂,還是快樂所以健康?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人是因為快樂所以才會健康。人們應該多做令自己快樂的事情,看場笑鬧電影、種花蒔草、度假、聽音樂會、按摩,盡量讓自己維持頻繁的快樂感覺。


腦科學教育專家、陽明大學教授洪蘭近來翻譯了一本「越快樂、越健康」書籍,力倡快樂的心情會帶來身體良性的健康回饋。希望糾正「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的過時健康口號!因為做自己喜歡而且對我們有益的事,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健康的快樂。


快樂才能健康的論點,已經獲得愈來愈多科學證實。人類天生喜歡快樂,腦部會直接對快樂起反應。很多調查發現,單身、離婚或鰥寡者,比結婚者早逝的機率高2到3倍,他們住進精神病院的比率也比結婚者高5到10倍。


知名的大腦研究者及預防醫學專家,根據醫學、生物學及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提出了以最少的努力,與最多的快樂來維持健康的方法。


洪蘭說,美好的風景、芬芳的氣味、溫柔的觸摸,欣賞球賽中的精采表現,觀看滑稽的影片而開懷大笑,這些愉悅不但能幫助我們對抗病菌、增強免疫力、止痛、舒緩憂鬱情緒,而且完全不會有副作用。


偶爾吃一頓豐盛的牛排、薯條大餐,並不如想像中那般致命;對自己及對世界的正向看法,比任何健身俱樂部、減肥食譜對健康帶來更大的效益。


因此她建議,隨時隨地利用機會把握快樂時光,去看場笑鬧片,養盆植物,出外度假,聽場音樂會,享受按摩,這些都很容易做到,而且會讓生命充滿活力。甚至認真工作、學習新事務,都能帶來快樂的效果。雖然日常生活多挫折,但藉著快樂小兵立大功,可幫忙度過難關。


書中建議,只要小小的改變,就能啟動增進健康的良性循環,重新尋回單純的感動,包括所有感官帶給我們的快樂。稍微調整飲食習慣、工作態度和休閒方式就能讓你感覺良好,並製造更多生活的樂趣。喜歡快樂、製造快樂、擁抱快樂,才能真正享受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朱芃年NelsonChu 的頭像
    朱芃年NelsonChu

    皮膚專科朱芃年醫師的醫學美容部落格

    朱芃年Nelson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