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謝謝Kindpigeon收集的資料

台灣在肝炎的研究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

肝癌其實是可預防的

台灣有將近三百萬的 B型肝炎帶原者、 30萬C型肝炎患者,去年有超過一萬人死於肝病。



從國父孫中山、畫家楊三郎、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到與肝癌奮戰六年 的大學生林芳如,肝病儼然成了「國病」。



然而這些不幸,有一半都是可以事先預防而避免的…。



------------------------------ ------------------------------ ------------------------------ -------------

全台灣大約每六個人就有一人,體內潛伏肝炎病毒,其中 300萬名是B型肝炎帶原者,30萬名 C型肝炎患者。這些人如果不追蹤治療,有一部份的人可能會在中年以後 變成肝硬化、肝癌。



糟糕的是,B肝帶原者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兩百多萬人,C肝患者有 90%(27萬人),並不知道自己身陷險境,直到肝痛求診,已經來不及了。



細雨霏霏的週六上午,計程車客人要趕赴喪禮,「肝癌,滿倒楣的, 」她說。司機馬上叫起來:「我哥哥明天下午出殯,也是肝癌,啊 ,沒效啦,六個月就死了。」陰雨的天空似乎更陰沈了……。



但是研究與防治肝炎的學者專家說,肝癌其實是可以先下手為強 、事先預防的,做好肝炎篩檢與持續追蹤檢查,「倒楣」、 「三到六個月就死」之類的感嘆可以逐漸減少。



經過多年努力研究、防治與對新生兒注射疫苖,過去 16年來一直都是台灣民眾死因第一名的肝癌,今年降為第二名 ,就是鼓舞人心的明證。



下一世代,台灣人將不再活在肝癌的陰影下,因為目前 14歲以下的兒童都接種B型肝炎疫苗,使得他們B型肝炎的帶原比率只有 2~3%,而B型肝炎正是肝癌的主兇。一想到自己推動的「削減顧客計劃」 B型肝炎防治能夠奏效,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陳定信感到相當振奮 。



台灣去年死於肝病約為一萬六百人,相當於鐵達尼號罹難乘客人數的七 倍。其中半數是肝癌,另外一半是慢性肝炎與肝硬化。



其實,「每年因肝病去世的這一萬多人中,有很多人是無辜枉死的, 」許金川說。



多數人不知道,即使肝臟已經有一個 7~ 8公分的腫瘤,照樣可以爬山、游泳,一點異狀也看不出來。



「一有症狀,儘早就醫」對多數疾病來說或許是正確的 ,但是對肝病而言,卻不盡然。因為等到出現症狀,肝臟的腫瘤通常都 已經長成 10公分以上,像木瓜一樣大,往往為時已晚。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肝癌病 人求醫時,只剩3~ 6 個月生命的原因。



中華民國歷史上,死於肝癌最有名的人物是國父孫中山。民國 13年國父抱病由南京北上到天津開會,身體發冷發熱,腹部陣痛 ,這些都是肝癌末期的症狀,同年年底到北平協和醫院開刀 ,證實果然是肝硬化與末期肝癌,隔年就與世長辭。國父從發現症狀到 辭世只有三個月而已。



不只國父,肝癌還奪走副總統陳誠、台灣省議會第一任議長黃朝琴 、前國民黨副祕書長鄭心雄、前民進黨籍國代李宗藩、畫家楊三郎 、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歌手薛岳等人的生命。台北市長陳水扁的父 親也是因為肝癌去世。稱肝病為「國病」並不為過。



預防先從了解起



預防肝癌就要從了解肝臟開始。



肝臟有兩大特色:



第一,只有肝表面的包膜(就像剝開橘子可以看到一層白色薄膜 )才有神經,肝臟其他部位因為沒有神經,所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層的 包膜,否則再大的腫瘤也不會痛。



第二,肝臟只要剩正常的五分之一大小,就可以維持正常功能 。也就是說等到肝臟被破壞了 80%時,才會產生肝功能失調的症狀,例如食慾不振、黃疸等。所以肝炎 、肝硬化、肝癌除非是很嚴重或是到了末期,否則不會痛 、也沒有症狀。



三年前因肝癌去世的林芳如,大學二年級時有一天上體育課 ,被同學撞到腹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本應該是柔軟的腹 部已經是硬的,肝臟內一個 13公分的腫瘤破裂。在此之前,她是一個懷抱著美夢,活潑又健康的少女 ,絲毫不覺身體有任何異樣,在和肝癌奮戰了六年後,寫下了 《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沒有找到我的遺囑》一書後,她還是離開了 ,去世那年才 25歲。



如果在還沒有症狀之前就發現的肝癌,則治癒率相當高,有 50%的人可以活10年以上,也就相當於完全治癒。



前監察院長黃尊秋在一次健康檢查的腹部超音波中,發現肝臟有一個類 似腫瘤的水泡,經過酒精注射治療後,去年以手術切除 。現在他臉色紅潤,每天照常運動、爬山,腳力還勝過年輕人 。手術後一年來,黃尊秋的肝臟已經再生了將近 80%。



但是,目前有機會能夠在「身體看起來還好好的」時候 ,就發現罹患肝癌,因此救了一命的人,實在是少數。



這些不知情的人,往往就是最大的無辜受害者。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 肝臟躲著病毒,往往一躲就是 20 ~30年,在裡頭神不知鬼不覺地慢慢繁殖,等到時機成熟 ,一躍而成為肝癌。



要免於自己淪為肝癌的刀下俎,第一步就是要先確定自己是否為 B型肝炎帶原者或已經罹患C型肝炎。



B 行肝炎病毒是罪魁禍首



在台灣, B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最主要的兇手(約佔80%),C型肝炎病毒則是第二號兇手(約佔 10~15%)。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0倍。「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的三部曲,」台大許金川說 。罹患慢性肝炎,接下來可能的變化是肝硬化,然後是肝癌 。這是肝病發展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也已知道並不是每個感染的人 都會照這樣的發展。至於誰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科學家們正加緊研究中。



什麼人容易感染 B型肝炎?母親是 B型肝炎帶原者,在生產的過程透過胎盤或產道,把病毒傳染給嬰兒的機 率相當高。所以,嬰兒很可能在出生兩三個月後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終身帶原, B型肝炎因此能夠一代傳一代,綿延不絕。至於最早的B型肝炎感染源從何來?開啟台灣肝炎研究的和信醫院榮譽院長宋瑞樓 ,也尚未解開謎題。



這些出生就感染 B型肝炎病毒的人,和正常小孩一樣健康地成長,由於病毒的潛伏期長 ,往往直到青壯年,正擔負家庭與社會的重責大任,才發病轉變成肝硬 化或肝癌。



根據研究成年男性帶原者,如果母親也是帶原者,那麼會有一半的機率 死於肝臟疾病,女性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



為什麼一出生就已經感染,卻要等到成人才發病呢?台大內科教授陳定 信對於這個現象有一精闢的比喻。因為幼兒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 起來,分不出什麼是外來的,什麼是自己的,所以會把早早就侵入的肝 炎病毒當成自己人。等到長大成人,免疫系統健全時 ,才驚覺原來定居在肝細胞數十年的病毒竟然是個敵人 ,於是展開砲火攻擊,從家裡看到窗外有壞人,就放一門大砲 ,連房子也打掉了,於是就發生肝細胞壞死,也就是肝炎。



這正是 B型肝炎病毒陰險,令人恨得牙癢之處。B型肝炎病毒並不直接破壞肝細胞,而是躲在肝細胞裡 。人類免疫系統中有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為了消滅 B型肝炎病毒,不得不連肝細胞一起摧毀。最無辜的當然是肝臟 ,警察跑到家裡來抓小偷,雖然小偷被打到,但房子也沒了。忠厚 、老實的肝臟,就這樣任 B型肝炎病毒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



在台灣,每五個成人就有一個是 B型肝炎帶原者(美國是千分之一),除了媽媽傳染給孩子之外 ,經常輸血或打針的人,也比較容易感染 B型肝炎。



台灣人特有的打針文化也是肝癌的幫兇。在醫界,大家都知道 ,病人來看病,如果不為他打一針,可能這個病人就再也不來了 。過去醫療環境不佳,打針針頭甚至沒換,只用酒精棉擦一下就重複給 下一個病人使用。 B型肝炎病毒因此針針相傳。



C 型肝炎針針相傳



針針相傳的不止 B型肝炎病毒,也包括 C型和D型肝炎病毒。



根據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台灣西部有某些村的村民 C型肝炎罹患率高達44%以上。後來才發現因為民眾經常前往打點滴的診所和藥房,為了省錢 ,整套注射器具很少更換,而引起全村的大感染。



山地部落沒有醫護人員,醫療環境不佳,醫療器具、針頭消毒不完全, C型肝炎的感染率也較高。



因為 C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量很少,所以不易經由母親的胎盤或產道傳染給 嬰兒,必須透過輸血或注射直接感染。台灣在民國81年開始對捐血血液篩檢C型肝炎病毒,在此之前曾經輸過血的人約有 15~20%的人可能感染C型肝炎病毒。



前不久才喜獲麟兒的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就是在年輕時因為腎病 住院打針,而感染了 C型肝炎,從此展開和C型肝炎的長期抗戰。在27年後終於大獲全勝,把 C型肝炎病毒轟出去。



毅成建設總經理王啟元的妻子胡慕潔就沒有這麼幸運 。她每年都做全身健康檢查,肝功能都正常,然而健康檢查項目中並未 包括 C 型肝炎的篩檢。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早在六歲那年就因為燙傷住院 感染了C型肝炎。去年,她因 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去世,才46歲。不論識與不識者,看到照片上高雅甜美笑盈盈的胡慕潔就這樣枉死 ,莫不感到悵然,遑論她的家人。



如果已經有 B型肝炎帶原或是 C型肝炎的人怎麼辦?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說,帶原者的情況很複雜 ,從沒病(健康帶原者)到有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 ,因此一定要檢查。了解肝臟現在的狀況──只是發炎 ?或是已經硬化?還是長出腫瘤?若是發炎,則必須視情況接受治療。



肝臟好不好,檢查才知道



肝臟沒有神經,多數的肝病病人不會感到疼痛,也沒有其他症狀 ,所以肝臟好不好要靠檢查才知道。定期檢查就像是保全系統的監測一 樣重要。



看過太多肝癌病人一來求醫就是末期,一家人哭哭啼啼 ,許金川相當感慨地說,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定期監測肝臟狀況。



但是,一般人抱持的態度多半是「我不會那麼倒楣吧! 」就好像生活在台北的人都知道小偷很多,但是反正自己不曾遭小偷 ,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以保全系統監控,可以把小偷作案機率減到 最低,」許金川比喻。



藥學系畢業的 李先生本身是 B型肝炎帶原者,雖然有醫學知識,但是 27歲的他,仗恃年輕力壯,自信健康不會有大問題,所以並沒有定期追蹤 。只是拗不過女友的要求,參加「肝炎防治基金會」所舉辦的篩檢 ,卻意外發現血中「α胎兒蛋白數值」很高(肝癌的可能徵兆之一) ,緊接著進一步的血管攝影與電腦斷層檢查,確定是兩公分的肝癌 。在去年 4 月手術後,除了身上多了刀疤外,一切如常。家人在他的鼓吹下 ,都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全家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幸目前肝臟檢查都正常。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病



定期追蹤腫瘤的蛛絲馬跡固然重要,方法也要正確,才能在肝癌小如花 生米時,用酒精注射、栓塞餓死或是手術割除。



B型肝炎帶原者、 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臟酵素GOT、GPT檢測值連續半年不正常)、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 ,都是肝癌的危險群。這些人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的狀況。



此外,到醫院定期檢查要記得兩件事:



1. 找肝膽或腸胃專科醫師。現在醫學分工很細,不是每個醫生都懂得肝病 ,所以一定要找專科醫師。

2. 檢查項目最好要包括三項:肝功能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 、腹部超音波。



這三項檢查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



一、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 化或肝癌,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



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即 GOT、GPT )。正常值會因各家醫院的標準值而有異,不過一般都在40單位以下。



這兩個數據只能代表抽血那時之前,肝細胞有沒有發炎、壞死 。肝細胞若壞死,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 ,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



宋瑞樓認為, GOT、GPT 更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GOT、 GPT並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



在醫院門診裡,很多病人一聽到癌症末期,最無法接受的是 「我每年做肝功能檢查都正常,怎麼會?」但「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 或是肝癌,這些檢查還是可能正常,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 」許金川說。



「如果還有明天」演唱者歌手薛岳,本身是 B型肝炎帶原者,在台灣檢查時他的肝功能正常。不久到大陸演唱 ,腹痛求醫,卻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目前全民健保提供 40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雖然包括肝功能檢查,但是並不能檢驗出 是否有 B型與 C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很多人卻不了解這一點 ,以為肝功能檢查正常,就可以安心。宋瑞樓和陳定信曾經努力爭取把 B型肝炎抗原檢查包括在健保的健康檢查項目內,可惜未被採納。



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再做血中α胎兒蛋 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可以。



二、血中α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 ,正常值小於 20ng/ml(每個檢驗單位的正常值會略有差異)。



α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為 什麼又開啟這種分泌功能,所以α胎兒蛋白值會升高 。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無緣無故超過 400ng/ml以上時,約有 95%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三分之一的小型肝癌病人,α胎兒蛋白值正常 ,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必須再加上腹部超音波 ,才能早期診斷。



三、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不痛,時間又短,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 ,可以透視肝臟和其他腹部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 檢查出來。



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 ,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約需 4~ 6個月左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 ~ 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 。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 4~ 6 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



台灣人的頭號敵人──肝癌,在醫生眼中其實也不是完全束手無措 ,只要在還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時,就先逮住它,加以制裁 ,就有痊癒的機會。



所以,愛肝的第一步不是去買「顧肝」的藥吃,而是去篩檢 ,了解它是否正在受苦?肝炎病毒是否欺負它?只要定期檢查 ,及早緝兇,肝癌不會是絕症。



諮詢單位:

* 肝病防治基金會:電話(02)2382-5234 ;網站: http://www.liver.mc.ntu.edu.tw/

* 德桃癌症關懷基金會:電話(02)8773-1261 ;網站: http://www.cancercaring.org.tw/

*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電話(02)2875-7629 ;網站: http://www.vghtpe.gov.tw/ ~tcfund

* 台灣癌症基金會:電話(02)2396-8006 ;網站: http:// http://www.fcf.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朱芃年NelsonChu 的頭像
    朱芃年NelsonChu

    皮膚專科朱芃年醫師的醫學美容部落格

    朱芃年Nelson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